文章来源:公众平台“奈美国际芳香小镇”
有句话说:“世界上有了阿拉伯人才有了香料。”
估计再没有哪个地方的人,像阿拉伯人这样把香料使用得如此炉火纯青。
《古兰经》甚至把含有樟脑、姜汁和麝香味的饮料归为“天堂”里的上等饮品!
吃穿用度,缺了“香”,都是不够仪式感的。
各种香料
明代旅行家马欢,曾随郑和下西洋。他们寻觅到了阿曼素丹国的佐法尔地区(阿拉伯香料的集中产地),并记载下当地人用香的场景:
“长幼俱沐浴,盛服涂容体,或蔷薇露或沉香水熏衣及体,又以炉燃沉檀香,然后行礼,礼既乃散,香满街市,半饷乃已。”
郑和下西洋
别说几百年前,哪怕在现代,见到这样的场景,没人不会感到惊叹吧?
不过,哪怕没见过,你也肯定听说过阿拉伯人用香的事件。
“木乃伊”大家都知道吧,这个考古界探索的旷世之谜,它的制作就是运用了香料特有的防腐功能。说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佩服古埃及人的智慧。
木乃伊
还有,传闻埃及艳后克里奥派特拉香尤其喜欢用薰衣草和玫瑰花沐浴薰体,以玫瑰花香催情,橄榄油美发。
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,使凯撒和安东尼征服埃及的梦想化为泡影。
埃及艳后 克里奥派特拉
文学著作上,也少不了关于阿拉伯人用香场景的描写。
在脍炙人口的阿拉伯传说《一千零一夜》中,早已描绘过熏香的场景:
首先闻到一股从来不曾闻过的馨香气味……旁边摆着两个大香炉,里面的麝香和龙涎香,泛着馨香气味,弥漫了整个屋子。
根据书中描写,洒蔷薇水、花露水的能够让昏迷不醒的人恢复神志。
《一千零一夜》中,早已描绘过熏香的场景
实际上,阿拉伯的香料早就已经“入侵”欧洲。
莎士比亚的戏剧《麦克白》中,在怂恿丈夫弑君后,麦克白夫人碰过那把弑君的剑,不久之后,神志出现紊乱,内心恐惧。她说:“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根除残留在我手上的血腥味!”
莎士比亚的戏剧《麦克白》
这里的香料便是阿拉伯半岛出产的乳香,而故事的背景是11世纪的苏格兰。
也就是说,在中世纪,阿拉伯的香料就已经融入欧洲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了。
香料往往成为“战利品”
阿拉伯的香料种植已经有7000年历史,香料家族庞大,种类繁多(单是香料之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