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内上了一档美妆综艺节目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?每期会请一个女明星,还原她们的浴室装备,结尾还会有一个品类的彩妆测评排行。等于韩国的《拜托了梳妆台》+《get it beauty》的综合改良版。
当然这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每一期来的女明星,她们的保养法都很有意思堪称“宝藏”。
比如最新一期的佘诗曼,在浴室里面放了一个小型冰箱。里面装满了自己会用到的保养品和一些偏方。精华乳液和大把的面膜,还有保鲜盒的土豆片以及不锈钢勺子,以及冻好的成排冰块。
据说这些都是用来护肤的,冰土豆片和勺子用来敷眼睛消肿去黑眼圈,冰块用来放在水里“泡脸”,精华乳液面膜也是为了使用的时候能够镇定舒缓。
号称“冰系美容法”,真的是把“冰”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。
很多方法我们平时生活中也经常用到,比如面膜冰一下再拿出来敷脸,或者冰勺子敷眼睛去水肿什么的。很多人都是“冰系美容”的忠实拥趸~
常见不代表合理,其实这些做法通通是错误的!你们把“冰敷”想的太神奇了,今天就来盘点下常见的几种“冰敷保养”误区。
01
面膜放在冰箱里,补水镇定吸收效果更好。
我们的皮肤有自己的温觉感应系统,当外界温度变化的时候,自己会做出应激反应。
比如当温度升高的时候,血液循环会加速,皮肤的弥散速度增加,水合度也会跟着变强。
这就意味着,物质的渗透率会大大提高。对敷面膜或者涂抹保养品来讲,有效成分能够更好的吸收。而且温度升高毛孔状态也会扩张,加速吸收。
有研究表明,温度每升高1℃,皮肤的吸收能力增加10倍。这也是贴片面膜和一些蒸汽熏脸的原理。
但是,如果你把面膜放进冰箱,拿出来冷冰冰的一片贴在脸上,等于降低了体表温度,不仅不能促进吸收,反而让皮肤的吸收能力变得更差。
不光是有效成分不能得以吸收进去,所谓的舒缓镇定也是空穴来风,跟别谈效果什么的了。
02
温度低的一切,都可以用来镇定肌肤。
冰敷这个手段其实来源于对伤口损伤的急救处理。前面说温度高会让血流加速循环增快。相反地,温度低会让血管收缩,循环变慢。所以用来应对运动损伤或者迅速止血什么的比较有效果。
但是平时护肤的话,至于用到这个办法吗?这个要分情况啦。
假如你的皮肤处于严重的敏感发红状态,适当地“冷敷”可以达到一点的镇定效果。但是“冷”不是“冰”,这个温度只需要稍微低于表皮温度就行。
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那种温度是绝对不行的。敏感皮本身处于屏障受损的状态,太凉的温度会对表皮二次刺激。也许刚开始会觉得冰冰凉凉很舒服,但是凉下来之后皮肤发热泛红反而会更加严重。
正常的健康皮肤,冰敷一两次没什么伤害,但是也没啥帮助。除了能让你早晨起床精神得快一些之外就没别的了。
正儿八经的镇定舒缓皮肤炎症不适,还是要靠对应的有效成分才行。比如积雪草提取物等等...低温也就是个应急而已,用来当做长期的护肤手段,不把屏障作坏了就不错了。
03
冷热交替能够收缩毛孔让皮肤细腻。
这也是最常见的误区了。小时候就经常听别人告诉,热水洗完脸之后再用凉水过一遍,帮助皮肤收缩毛孔。
我们的皮肤毛孔要是能那么的收缩自如,你让那么多收敛水的脸往哪里搁?(尽管也是没卵用)
毛孔粗大的原因主要就是两种,一种是油脂老废角质的堵塞,撑大了;一种是皮肤老化松弛,毛孔跟着变大了。
无论哪种,都不是说靠一把冷水就能刺激收回来的。老化暂且不说,堵塞的毛孔粗大,首先需要清除老废角质,比如用一些酸。
其次需要补水保湿,刺激胶原等成分的新生,从里面把缺失的空隙给堆上去,才能做到看起来毛孔变小。这个过程有多么的漫长和艰难可以想象一下。
护肤品的作用相对缓慢,如果是非常严重的油痘皮和粗毛孔,可以适当求助医美,比如刷酸或者激光。毛孔细腻的速度和效果都是非常快且明显的!
所以毛孔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。还是那句话,冷热交替或者极低温度只会让皮肤屏障在不断地接受刺激,降低保护能力。别的护理效果,几乎没有。
04
护肤品低温保存,不容易坏。
最后一种常见的冰系保养误区,就是什么护肤品都要放在冰箱里才莫名安心。面膜是一种,还有人喜欢囤货的,面霜、精华乳液先用不到的都放在冰箱里储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