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这张成都社区咖啡地图,
YOU成都是认真的。
大家或许还记得,
第一篇社区咖啡地图推送出来时,
本专题的头图还是沉郁的咖啡色,
一个多月过去,
天气渐凉,咖啡也蒙上了一层霜雾。
从秋天到初冬,我们从未停止过摄入咖啡:
从10月12日至11月20日,
我们走进武侯区、锦江区、金牛区、青羊区、
成华区、高新区和双流区的
115家社区咖啡店,喝了不下200杯,
而我们,
最终选择推荐这12家成都社区咖啡店。
我们喝过的这些咖啡馆,有十多天前才开张的,也有一家在某天悄悄关门了;有的看上去是咖啡馆,实际有非常值得一看的展;有的看上去像是标本馆,实际上还是咖啡馆。
有的在全世界有28000多家连锁店,也有的总共不到10平米;有的全成都咖啡师都可以去营业,也有的是临近商铺的洗手间、烧水站和托儿所……
为什么从115家里,最终将54家收录至2018成都社区咖啡地图(见文末),并推荐以下这12家?
理由或许是多样的,但最有说服力的一点,无非是:如果我的楼下、街道与社区有店如此,那幸福感与归属感必如一杯好咖啡般香气满溢,顺畅舒心。
它不一定是最美的,也不一定是人气最旺的,也无关涉豆子、机器与价格,唯一关涉只是周围居住之人感受到的便利,由其存在带来的确定与安稳,除家、学校与公司之外的另一个去处。
这些诸多社区咖啡馆,成为人与城市自然生发的联结点。握杯坐于其中,饮者能领略到一座城市由里及外的微妙变迁:它改变着这座城的味觉、喝咖啡的空间地点、方式,也改变着人们的交流与语言,甚至改变着人们看待城市与自身的眼光;而身处其中之人,亦成为改变本身,成为风景。
以一介咖啡,撬动整个社区
▲ 点击上图阅读全文
11:00-19:00
武侯区锦绣街7号附4号
一介实际上不只是一家咖啡店,它是一个集合了咖啡店(Café)、展厅(Gallery)和工作室(Workshop)等功能的空间。
“大多数的艺术展厅,要么离我们的日常太远,要么收费昂贵。我们想通过一杯咖啡作为媒介,邀请人们走进来,逐渐去养成看展的习惯。”
▲ 一介自出版的小册子Art for Everyone中,YuYujun小朋友说:“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”
因为一介在所处的社区的活动,这个空间本身,已被成都更多的社区知晓。
几个月前,一介的小伙伴,就在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的委托下,与社工一起,对大学路1号院进行了改造。现在的一介,正将自己投入到更广阔的社区之中。
▲在改造期间,社区里的居民主动参与了进来:他们主动清理杂物,社区的孩子也来帮忙;改造后,居民们还主动从家里拿来绿植
第一次去两杯,我就进后厨洗了碗
▲ 点击上图阅读全文
10:00-22:00
高新区广和二街149号
在两杯,熟稔是最自然的氧分。第一次去到两杯,我居然就喝了爱尔兰,聊了半天,蹭了顿冒菜,最后顺势进了吧台洗了碗。
时常有人,从城北到城南,去两杯讨一杯爱尔兰咖啡。有其他咖啡馆的老板,早上开车过来,喝咖啡喝酒吹壳子,到了晚上就打声招呼回去关自己的店。
假日里到来时,来两杯喝咖啡,可能你遇见的不是两杯的老板,而是不知城里哪头其他的咖啡店主或咖啡师。
老板就把钥匙放在指定的位置,想来营业的咖啡师,自己开了门就开始经营自己的一天;做咖啡、喝咖啡、聊天,完了清扫干净,钥匙归位,结束这一天的营业。
在丑点,喝最便宜的澳白
▲ 点击上图阅读全文
08:00-22:00
武侯区郭家桥北街5号附45号
四川大学南门郭家桥北街上的丑点,1杯澳白16元,团购或者会员折扣后12.8元,这是我们喝过的咖啡里,最便宜的1杯。
客人大都是学生和小区居民,老板想以他们可接受的价格,提供1杯品质不错的咖啡,培养喝咖啡的习惯。
丑点的邻居大都是小铺面,小到很多甚至都没有洗手间。自然而然地,咖啡馆的洗手间几乎成了公用。
后来,又有小孩放学后来做作业,隔壁老板抱个烧水壶来打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