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星★或置顶我们,时刻关注~
- c o o l i n u -
原 创 时 尚 自 媒 体
+
×
D&G事件后续又反转?
×
意大利《共和报》曾发表评论指出辱华事件虽然给品牌带来了严重损失,但是这场抵制持续不了多久。
后续来了:有微博网友称D&G在事件后开启了疯狂打折模式,业绩在不降反提升高达3成。许多客户通过邮寄方式拿到D&G的产品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据说品牌方对媒体宣称:辱华事件已经翻篇,在中国的25位私人客户中,将会有18位去到米兰现场。
乍一听D&G似乎得意洋洋,有卷土重来之兆,难怪惹得又是一阵口诛笔伐。网路上更有声音嘲我们忘性大,对巴黎世家、韩国乐天、日本POLA、APA酒店、德国Phillipp Plein等品牌的抵制无一能坚持到底。一旦品牌开始打折立刻掏钱,毫不知耻自打脸。
×
事实并非如此
×
凤凰网辟谣
多家门户网站的财经和娱乐板块均有记者前往各家D&G的店铺证实门可罗雀,业绩寥寥。凤凰时尚网援引D&G工作人员表述进行了辟谣。11-12月正值打折旺季,黑五、圣诞节等节日均有相应促销,即便销售量上涨也是由于季节性促销的原因。
D&G上海奥特莱斯店内空无一人
网传的迪拜商场低至1折引国人抢购是STAFF SALE,并不开放给所有人。
美国奥特莱斯店
米兰旗舰店内难再见亚洲顾客的身影
D&G官网特惠折扣在6-7折左右
至于仍在购买和穿着这个品牌产品的人,也需要理性对待。事件在网络被爆,发酵传播也是从网络延伸到线下,对于不善于上网的人来说,没准还真不关心这个新闻。再者各人有各人审美喜好,价值观皆不相同,消费什么是他的自由。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即可,没必要对他人上纲上线。
×
风波之后的D&G依旧办秀
×
品牌创始人联合发布道歉15天后,12月7-9日,Dolce&Gabbana Alta Moda高级定制系列在米兰照常进行。
据悉,该系列在秀后午餐会结束之前,大部分产品已经被来自美国,印度,俄罗斯,加拿大,安哥拉,德国,新加坡,日本的客户订购了。报道在VOGUE刊出。关于“中国事件已经翻篇”的发言也出自这里。原文如下:
这篇文章登上了多个国家的VOGUE网站。
撰写报道的知名时装评论人Suzy Menkes对于D&G的态度引起了争议。她接连发布20余条Dolce&Gabbana相关推文,而后她在VOGUE写道:
该言论被认为站在D&G阵营。舆论发酵后她通过ins账号发布了道歉声明。
她写道:
但网友并不买账,认为她只是怕丢工作。
×
抵制和谴责仍在继续
×
截止目前,搜索各知名电商平台,网站都显示「抱歉,没有找到」或「找到0结果」的字样,意味D&G仍被中国主要在线销售渠道封杀。
据港媒RFI消息,共有八家分店的港资百货公司连卡佛(Lane Crawford)自11月23日午起就停售了D&G产品,其网上商店亦同步将其产品下架。连卡佛总裁Andrew Keith回复《明报》时解释,此举是秉承对顾客的尊重。
实体店亦有抵制行动,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在官方微信公号公布,所有D&G品牌产品均已下架,并附注称「爱你,我们最好的祖国」。
有关的抵制行动不单出现在中国,外国有名电商亦有将D&G下架,以伦敦为基地的奢侈品购物网站Net-a-Porter已将D&G货品下架。此外在推上和Ins搜索#boycottdolcegabbana 标签,均出现大量抗议图片和抵制情绪。
因此,传言归传言,事实证明:这场从上个月起冒犯华人乃至中华文化圈的歧视事件,并没有因创办人发布的道歉视频而有所平息。
×
D&G到底能不能记住?
×
品牌能不能从事件中获取教训呢?根据两位设计师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的智商来看,答案是不能。
偷逃税款被意大利检查部门起诉、禁止专业时装评论人进入秀场、公然羞辱过Selena Gomez、Miley Cyrus、LADY GAGA的外貌身材、支持特朗普而导致为其走秀的黑人说唱歌手Raury当场脱衣抗议、 反对LGBT团体平权、反咬PRADA抄袭(还抄袭过西太后,因西太后年份更早而吃瘪闭嘴)。
美国歌手闭秀时愤怒脱衣抗议。
D&G两人的愚蠢行径和傲慢自大,这里不再赘述。失去流量明星的支持,D&G在中国的业务别说增长,凉是肯定了。
涉及种族歧视,或无耻美化侵略的行为本身,就不能也不该被原谅。开放的网路舆论环境下,任何企图以伤害中国人情感来行销或恶搞的行为,都会被用放大镜审视、紧盯,直至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。
愤怒可以消退,但记忆不会衰减。在持续至今的抵制中,华人圈的同胞们团结一致,拒绝“假道歉”,回击挑衅,展现了“中国式失忆”的底线。不得不说,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人,实在太酷了。
×
喜欢,就为我标星
按以下流程设置标星:
Step 1
点击右上角"..."符号,设置框
Step 2
点击设置标星
Step 3
订阅号名称后面成功添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