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tine Rose
The British Invasion(英伦入侵),象征着 1964 - 1967 年间英国流行音乐风靡全球的现象,以 The Beetles 乐队为首,带领着英国音乐浪潮影响美国以致全球流行文化。直至 1970 年末,英国乐坛再度涌现多支具影响力的庞克乐团,被誉为第二波英伦入侵。除流行音乐外,英国时装亦有其无可取代的味道。我行我素的英式作风,搭配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孤高感,孕育成百花齐放的英国时装。有 Paul Smith 的玩味英伦绅士风、Vivienne Westwood 的后现代庞克独立女性美、Alexander McQueen 的暗黑鬼魅浪漫主义、Stella McCartney 的新时代简约主义。
Martine Rose FW19
假如说他们就是时装界的第一波英伦入侵,那么近十年亦有不少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,足以掀起第二波「时装侵略」。像是现已执掌西班牙传统时装屋 LOEWE 创作总监一职近 5 年的 Jonathan Anderson、不按牌理出牌的设计鬼才 Craig Green、户外机能风的 Matthew Miller、掀起一股工业冷流的 Samuel Ross(A-Cold-Wall* 主理人)及最近刚与 Nike 推出联乘系列,兼同为 Balenciaga 男装顾问的 Martine Rose 等。HYPEBEAST 早前采访 Rose,与她谈论了英伦时装对她成长的影响、与 Demna Gvasalia 的合作关系及她坚信的「男衣女穿」概念。
「The British Invasion」秋冬造型特辑
INTERVIEW WITH MARTINE ROSE
Martine Rose Beer Mat Hooded Vest (Joyce)
曾于不少访问中透露自己爱将感情寄托在设计之上,你是否曾让个人的不安感或恐惧影响自己的创作?你有尝试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灵感吗?
我想还是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。我曾试过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安全感,也难免让那时候的负面情绪转移到设计之上,但我相信在系列中留有人性化的元素是必须的。每个人也会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的心理状态,我认为自己的设计在感觉最「不完整」以及「不修边幅」的时候反倒最让我满意。那些情绪起伏与不安感交集的状况才是最能反映我自身的设计元素。
那岂不是一个很危险的心理状态吗?
我想在服装里传递的并非那种具侵略性的情绪,反倒是经由一个比较温和的诠释手法表达出自己的不安感和脆弱。加上随着年龄增长,我对自己的不安感逐渐减退,说穿了也只是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已。
但你是怎么将如此私密的情感转化为实体的设计?
我也不知道(笑)。我没有一个实质的公式去进行创作,更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直觉是否准确。我只期望当人们看到我的设计时便能联想到我当下的感受,也能体会到我初次接触时装的悸动,从而给予服装生命,也才能因此延伸出比设计本身多一重的意义。其实我也不清楚这些讯息是否能真正传递给那些欣赏我的设计的人,我只知道自己的创作是诚实的,因为细节里蕴含着我个人喜欢的元素。每个系列都能代表我这个人。
Martine Rose Denim Jacket with Tie Dye Print,
Martine Rose Jeans with Tie Dye Print (All from Joyce)
也就是因为这样,品牌才会以